電子商務作為時下流行的商業模式,如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增長點,隨著體量的擴大,我們常見的千萬級大網紅,直播帶貨輕松破億,因此電商交易的過程中,稅務板塊不能掉以輕心,稅務合規對于電商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電商企業難以做到稅務合規,其痛點基本體現在這幾點:
第一,比如跨境電商,涉及地域廣泛,電商可以跨國、跨省全球范圍內,都可能會涉及稅收主體、稅種和稅率等方面較為復雜的情況。
第二,由于電商交易是虛擬無形和高度網絡化的,監管難度較大,極為容易出現稅務漏洞和偷逃稅的行為。
第三,由于電商交易中涉及多個參與主體,如平臺、賣家、買家等,納稅主體不確定,可能會出現多次征稅和重復征稅的情況,這個很多商家都只看自己到手的,缺乏各交易環節的細節考慮。
與其他行業相比較,電商行業業務具有的廣域性、隱匿性、復雜性等特征,這讓一部分企業認為稅務監管肯定是鞭長莫及,但隨著各地稅務部門相繼曝出多例稅務稽查處罰案件,電商老板們也逐漸有了危機意識。
在金稅四期下,稅收監管已經從過去的“以票治稅”轉向了“以數治稅”,信息大數據的應用使企業的稅收風險都將暴露無遺。
那么電商行業常見的稅務風險有哪些呢?
第一,私戶收款、賬外銷售的偷逃稅風險,繞過平臺通過私戶收付款,無法取得合法合規的憑證,很可能成為銀行重點監管對象。
第二,出借店鋪,掛名負責人,涉嫌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的稅務風險。
第三,“帶貨直播”新業態下個稅扣繳的風險,例如錯誤認為個人帶貨不需要繳稅,不恰當的個獨、合伙企業利用“稅收洼地”造成偷漏稅。
第四,“刷單”,本質上是虛增銷量,為了不讓平臺發現這種異常交易行為,企業往往會刻意操作成正常訂單流程,這種非真實交易通常不會反映在企業的會計賬簿上,但平臺銷售記錄不會改變,當稅務機關發現兩者不一致時,企業就會被認為在隱瞞收入,存在偷稅行為。
第五,跨境電子商務的出口退(免)稅風險,例如未能按照規定處理退(免)稅憑證及備案單證,不僅會影響退(免)稅,還可能受到分類管理等級的降級處罰以及行政處罰。
金稅四期上線,電商監管會更加嚴格,未來3年,所有電商企業都必須做到財務規范化!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感謝作者辛勤的創作,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