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要:近些年來,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與完善為現代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為國內企業來帶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產生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大部分企業在缺乏規模優勢的條件下,需要通過必要的調整手段來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不斷提升。稅收政策是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國稅收政策不斷調整和改革的背景下,不同程度的減輕了企業所承擔的稅收負擔,卻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對于現代企業來說,無疑是影響其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能夠對國家稅收政策進行充分的利用,則會對企業的稅收結構以及稅收籌劃工作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诖?,本文就主要針對企業如何利用稅收政策做好企業納稅結構與稅收籌劃工作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稅收政策,稅收籌劃,企業稅收結構
稅收政策是國家進行市場調控的一種重要手段公司怎么稅收籌劃,同時也是對現代企業產生決定性作用的外部因素,其對于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經營效益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更加關系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完善。近些年來,我國在企業發展環境方面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稅收政策的調整與改革方面也在持續不斷的改進,力求從整體上為企業減輕稅收負擔,以此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稅收政策的變化對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企業能夠對稅收政策進行充分而且有效的利用,通過科學的稅收籌劃減輕企業的稅負,這樣便能實現對企業成本的有效控制,從而促進企業利潤空間的不斷增大,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我國企業稅收政策的分析
(一)增值稅相關優惠政策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國增值稅開始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對于企業來說,這種轉型無疑是很大程度的減輕了自身的負擔,一方面是增加了增值稅的抵扣范圍,在新的優惠政策條件下,固定資產可以當期抵扣進項稅額,這便能夠有效的減輕企業的稅負;另一方面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進行了調整,統一降低到3%的標準,這也是減輕企業稅負的有效途徑。另外,在稅收優惠力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銷售貨物月銷售額5000元-20000元的,應稅勞務為月銷售額5000元-20000元,低于這個標準的小企業可以免征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政策
我國于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所得稅法。新的所得稅法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較大的優惠,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將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改變了內外資企業區別征稅的狀況;二是統一各項支出的扣除標準,對企業人員工資提高了稅前扣除限額;三是提高捐贈支出的稅前扣除標準等,大大地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負擔;三是提供了“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
(三)營業稅相關優惠政策
在提高起征點方面,個人按期繳納營業稅的起征點為月營業額為5000元-20000元;按次納稅的起征點為每次(日)營業額為300-500元。在稅收優惠方面,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創辦新中小企業,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的可以3年內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方面,對小規模納稅人企業而言,營改增后稅率從營業稅的5%調整到增值稅的3%。這也將大大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
二、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稅收政策方面的現狀分析,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整體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增值稅稅制仍然不夠完善
現行增值稅在進項稅額的抵扣方面,允許增值稅納稅人扣除購進與生產和經營相關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但是在相關服務業、建筑安裝業、無形資產等行業,未能納入到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中,造成抵扣鏈條中斷。在增值稅的劃分方面,按照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進行劃分,而小規模納稅人無法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同時小規模納稅人不具有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這對于很多小型的企業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二)所得稅稅制方面不夠完善
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中對于企業所得稅稅率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調整,這種調整使得企業在稅負方面的負擔很大程度的減輕,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仍然是較高的,尤其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所承擔的所得稅負擔仍然很重,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壯大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另外在進行所得稅稅率的確定和調整方面,缺乏對地區經濟發展因素的全面考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具有普適性,但缺乏針對特定行業的優惠引導政策。
(三)稅收優惠政策體系不健全
一方面體現在稅收優惠政策在方式上十分單一,這與當前復雜的企業發展形勢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判定條件方面偏高,這就導致了很多中小型的企業無法獲得稅收優惠政策的使用權。同時,在稅收征管制度方面所體現出來的不健全,也不同程度的增加了企業的納稅成本和稅收負擔,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納稅服務體系不完善。
第一,當前我國在納稅服務的法律體系建設方面仍然沒有完善的體系結構,而且目前的納稅服務也主要是根據新征管法,缺乏專門的法律體系做保障;
第二,稅務部門對于企業的認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差,尤其是針對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來說,稅務機關往往會在主觀意識上認定這部分企業會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從而影響了納稅機關為企業服務的質量,導致很多納稅服務無法落實,流于形式。
三、企業納稅結構與稅收籌劃的必然性
(一)企業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使得稅收籌劃成為一種必然
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目標就在于追求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因此為了獲得更多投資者的支持,必須要保證企業做出一定的社會貢獻,獲得良好的聲譽。同時為了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通常企業會采取以下兩種有效的途徑,第一是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以此來促進企業銷售額的不斷提高;第二是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稅款是企業所有成本費用中一項必然的支出為了保證收入不變,而降低稅收成本是提高企業利潤的一個最佳途徑。
(二)稅法自身的特征為稅收籌劃提供了基礎
稅收籌劃,指的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企業的納稅事項進行適當的組合和分配,以此來達到降低企業稅款的目標。而企業在日常生產和經營活動中所進行的投資、經營、股利分配等活動,一旦已經產生時再進行稅收籌劃,顯然是違法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如果能夠在一系列活動發生之前,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一方面能夠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增加企業的利潤,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出稅法的嚴肅性,也能夠使企業遵守法律,減少在業務發生之后所進行的各種偷稅、漏稅行為,維持合理的社會秩序。
(三)稅收籌劃時企業的稅收義務變得更為積極和主動
依法納稅是企業的一項基本義務,而合理的稅收籌劃也是企業一項基本的權利,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因此,當企業將依法納稅視為一種基本義務,并且能夠使自己的權利獲得最大的保障時,納稅便更加積極和主動。合理的稅收籌劃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的納稅金額,通過一系列的計算和分析活動,可以形成多種籌劃方案,而企業則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籌劃方案。對于稅務機關來說,企業在合理范圍內所進行的稅收籌劃,能夠有效的避免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同時也使得企業的納稅意識不斷增強,及時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
四、企業稅收籌劃的一般方法
(一)對會計政策進行充分的利用
1、銷售收入確認時間的籌劃
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可以主動選擇合適的銷售方式,達到推遲收入確認時間的目的,從而可以推遲相應所得稅的繳納,所推遲的應納所得稅額,相當于一筆無息貸款。例如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的,以收到貨款或取得索取貨款的憑證,并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作為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則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作為收入的確認時間;而如果采取訂貨銷售和分期預收貨款銷售方式,則在貨物發出時確認收入;在委托代銷商品銷售的情況下,則以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收入是企業繳納所得稅的基礎,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前對大額的銷售收入的銷售方式進行籌劃,這就為企業提供了一些合理避稅的途徑。
2、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是企業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損耗轉移到成本費用中的價值,通常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固定資產產生的折舊費用越多,則企業的所得稅額便越低,因此企業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會計政策中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相關政策,利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來進行科學的稅收籌劃。國家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和折舊年限都有明確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折舊年限最低標準來增加折舊額度,這樣便能夠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
3、存貨計價方法
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持有的各種資產便稱之為存貨,其中包括產品、原材料、包裝物等等,對存貨所進行的成本計算對于企業整體的費用計算有著較大的影響。從我國現行的稅法規定中可以看出,納稅人在及針對存貨的發生和領用所使用的計價方法,以先進先出、加權平均和移動平均為主要的計價方法,而且一旦選擇計價方法則不能隨意更改。所以企業對于存貨計價方法必須要進行科學的選擇,如果處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利用移動平均法來降低企業的稅負;如果處在物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則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法,這樣便能夠實現科學的稅收籌劃。
4、對固定資產的修理次數進行合理的確定
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是企業在生和經營過程中一項基本的費用,而根據不同資產的分類,對企業所所得稅的相關扣除政策有著不同的政策。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規定,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的當期直接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如果企業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達到了大修理支出的標準,可以通過采取多次修理的方式來獲得當期扣除修理費用的稅收優惠。
(二)對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充分利用
1、研究開發費用的優惠
根據相關規定,企業在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時所產生的各種費用,對于沒有形成無形資產的費用則需要計入到當期損益中,按照企業實際應當扣除的費用,在進行納稅時按照開發費用的50%進行扣除;如果新建工程無形資產,則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2、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
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為了安置殘疾人員換所支付的工資費用,需要進行扣除,也就是說,企業為安置殘疾人員支付的費用,按照支付給殘疾人員實際工資扣除的基礎上,按照實際工資的100%加計扣除。因此,在不會影響企業生產和經營效率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盡量安排殘疾人員工作,企業則能夠獲得更多減稅優惠政策。
3、利用小型微利企業以及高科技企業的低稅率優惠政策
由于享受上述低利率優惠政策都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小型微利企業的規模比較小,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享受,高科技企業的條件限制也非常嚴格,大部分企業都難將自身改造成高技術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難題。企業可以通過設立子公司或者將部分分支機構轉變為子公司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低稅率優惠。在實際工作中,大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設立很多下屬公司,因為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其所得稅稅負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這些下屬企業的組織形式如何選擇就給企業的合理避稅提供了一些途徑。
子公司屬于獨立法人,單獨核算,但如果子公司屬于小型薄利企業,稅法規定可以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樣會使整個企業集團的稅負降低;而分公司屬于非獨立法人,與母公司合并納稅,那么如果分公司前期投入較大,在設立初期就會有虧損產生,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能降低整個集團的應納稅所得額公司怎么稅收籌劃,達到避稅的目的。
(三)其他一些優惠方法
1、企業注冊地點的選擇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稅法制度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為了適應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存在差異的問題,稅收政策也在不同的地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因此可以利用地區差異來進行合理稅收籌劃。企業在設立之初,可以利用不同區域內具有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而選擇在低稅率的地區進行注冊或者是擴大生產規模,以此便能夠做到合理的稅收籌劃。從當前我國稅法結構來看,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地基等地區都享受著不同程度的免稅優惠政策。因此,注冊地點的選擇對于企業的納稅籌劃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
2、企業行業的科學選擇
為了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在高新技術、農業以及第三產業等行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對企業從事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購買研發設備,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等給予優惠;因此企業在進行行業的選擇時,則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自己的主體資格是否能夠享受行業優惠政策進行科學的分析,如果自身具有一定的行業優勢則可以進行減免稅收的申請;如果主體結構不屬于優惠政策的行業,則可以選擇一些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行業進行投資,也能為企業的稅收籌劃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五、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的稅收政策也在不斷的完善,以期為現代企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外部環境。從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對現行的稅收政策進行分析,并且對相關的稅收政策進行有充分的利用,從而獲得更全面的稅收經驗,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需要對現行的稅收政策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提高征管和稅收服務水平,促進國家調控效率的不斷提升,保證市場經濟的發展始終處于良性軌道,促進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秀芝.現行中小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J].商業時代,2009(23)
[2]葉志東.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完善中小企業稅收扶持政策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2(03)
[3]遇麗娜.稅收政策變化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06)
[4]齊晶石,董長勝.淺析增值稅轉型政策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J].科技咨詢導報,2007(30)
[5]高鳳勤.稅收籌劃技術在建筑企業中的應用[J].社會科學輯刊,2009(30)
[6]張雅麗.稅收籌劃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02)
[7]李曉明.稅收政策變化對企業經營和效益的影響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11)
[8]尹歡.科學利用稅收政策提高企業稅法整體遵從度[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10)
[9]段宏永.企業自主創新與稅收政策相關性探析[J].企業導報,2012(24)
[10]唐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建議[J].科學時代·下半月,2012(11)
[11]何霞.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建議[J].2012(21)
[12]劉曉萍.中小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2(22)
更多財稅咨詢、上市輔導、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由理臣咨詢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